中世紀時期(西元800年到1400年)
中世紀音樂音樂風格概述
※葛利果聖歌:
在中世紀早期的教會音樂中,佔有很重要的地位,同時也是支配整個西洋音樂的發展開始,就是「葛麗果聖歌」(Cantus Gregorianus)。這是由羅馬教宗葛麗果一世(Gregorius Magnus 590-604),經由不斷的改革與增加並協助整理,最後普及到各地而得名。
從這時期開始,「葛麗果聖歌」就隨著基督教,逐漸發展到歐洲各地。「葛麗果聖歌」,它亦常被稱為平歌或素歌(Cantus Planus, Plainchant),它是用單旋律作成的,既沒有和聲,也沒有對位;沒有小節線和拍子記號,完全是自由的節拍;歌詞是使用拉丁文;音階是用教會音階;記譜方式是使用紐姆記譜(Neumatic Notation)。
1. 中世紀音樂的旋律是以級進為主,是歌唱性(或吟誦性)的,和語言的抑揚頓挫有著密切的關係。
2. 中世紀音樂的節奏是自由的聖詠節奏,以歌詞(大多是聖經經文)的韻律、句子長短為基礎。
3. 中世紀的音樂採用通常以8個教會調式為基礎。較自由地使用不協和音。
4. 中世紀的音樂織體是單聲織體。從西元九世紀開始有了2、3或者4個聲部的複調織體。
5. 中世紀的音樂使用主要是聲樂,單聲織體的音樂由較小的合唱組演唱,複調織體的音樂通常有獨唱者小組演唱。在中世紀后期器樂音樂也得到了發展。
6. 中世紀的主要音樂體裁有聖詠。由成套的聖詠組成的彌撒曲。宗教的和世俗的經文歌。宗教儀式劇。世俗歌曲(包括牧歌、獵歌、迴旋歌等)。器樂舞曲。
文藝復興時期音樂Renaissance(1450-1600)
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風格
比中世紀音樂豐富,採用低音域,括展和聲的範圍,為西方音樂奠定三和弦的基調。是聖詠音樂的黃金時期,主要是以無器樂伴奏的「無伴奏合唱」(a cappella)為主
節奏和旋律:還沒有明顯的節拍,節奏律動溫和平均。旋律進行流暢優美,很少有大跳音程。
有合唱團出現,音樂活動逐漸轉到宮廷
反宗教改革的音樂風格:帕勒斯提納(Giovanni da Palestrina,c. 1525-1594),其創作技巧、對位法,是文藝復興反宗教改革音樂的典範。
特色:
1.複音音樂的盛行:最早的葛麗果聖歌是單音音樂(所謂單音音樂是指樂曲僅有單一的旋律線或曲調,不含任何伴奏的音樂),但是到了後來,人們漸漸覺得這樣子的音樂太單調了,所以就試著在原來的旋律之外,再加上其他的旋律一起唱,形成了所謂的「複音音樂」。
複音音樂從西元九世紀開始發展,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到了全盛的狀態,所以也有人將文藝復興時期稱作為「複音音樂時代」。與過去的單音音樂相較,複音手法使得音樂的表現力變得更加豐富而多彩。
2.樂譜印刷術的發明:在樂譜印刷術發明之前,樂譜必須靠人工來抄寫,所以樂譜在當時是相當珍貴而稀有的,這對於音樂的普及自然是非常的不利。然而自從樂譜印刷術在文藝復興時期被發明後,一般社會百姓也都能擁有樂譜,使民間的世俗音樂藉由樂譜的流傳而更加發達。世俗音樂在此時期,終於到了可與宗教音樂分庭抗體的地步。此外,印刷樂譜的問市,也使得後人對於研究前人所遺留下來的音樂,變得更加便利,這點對於音樂經驗的累積與傳承,也產生了重大且深遠的影響。
3.器樂曲的興起:雖然獨立的器樂曲在中世紀甚至可能更早之前便已存在,但是因為在中世紀時期對音樂進展貢獻最大的作曲家,多是教會方面的人士,他們自然把大部份的精神放在宗教音樂上面,在他們觀念裡,音樂是為神服務、是用來讚美神的,所以他們大多寫不附樂器伴奏的純聲樂曲,即使偶而使用風琴伴奏,也只是重覆著歌聲中的曲調而已。因此,在文藝復興時期以前,純器樂曲大多是民間的世俗音樂。另外由於在文藝復興時期,宗教音樂和世俗音樂成了兩股同時並進的主流,再加上各式的樂器在這個時期均日漸完善,所以儘管純器樂曲的主要發展是在十七世紀以後,但在文藝復興時期,其實已經清楚地顯示出器樂與聲樂相互分離的傾向。
威尼斯樂派venetian school:文藝復興到巴洛克時期的橋樑
以聖馬可大教堂為中心
教堂內部建築結構與音響變化引發音樂家的創意,當時的音樂呈現出絢麗華彩的聲響,與羅馬音樂家帕勒斯提納Palestrina的風格截然不同。
由於教堂的特殊的建築特色及回聲效果,發展出複合唱組風格(cori spezzati)。兩座遠遠隔開的廂樓各有一管風琴,同時可容納兩組唱詩班進行合唱,此時聲部交錯相互對應,在音響上產生的對比、競逐的華麗風格,為巴洛克時期音樂的前導。
留言列表